2022年吉林省專升本《生態學基礎》成考真題及答案解析
《生態學基礎》考試科目
真題及答案解析
四、名詞解釋:31~34 小題、每小題 5 分、共 20 分。
31..生態因乎
生態因子是指環境中對生物生長、發育、生殖、行為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環境要素,包括溫度、濕度關食物、氧氣、二氧化碳和其他相關生物等,生態因子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環境條件,也稱為生物的生存條件。
32種群常度
種群在單位面積或者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。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,不同的種群密度差異很大,同一種群密度在不同條件下也有差異。
33.豐富度
豐富度指的是研究區域中物種數的多少,即一共有幾個物種。
34.營養級
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按照營養特性劃分成的等級,是機能上的分類而不是物種上的分類。生產者屬于第一營養級,食草動物屬第二營養級,以食草動物為食的動物屬第三營養級,依以類推。通常只有4~5級,原因是物質和能量每經進 個營養級都 會有劇烈的流失和減少。由于有些動物的食性可因果齡,和節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,故同一種動物可以同時占心幾個營養級如雜食性動物。
五、簡答題35~37小題、每小題10分、共30分。
35.動物對水因子的適應
分為:形態適應、生理適應,行為適應。
36.動物種內關系
生物之間存在著種內關系或種間關系。種內關系是指同種生物不同個體或群體之間的關系,既有種內互助,也有種內斗爭,如蜜蜂等昆蟲群體活動,在群體內分配工作;鳥類的雄鳥在繁殖占領巢區后,會奮力攻擊進入自己巢區的同種的其他雄鳥。
故答案為:種內互助;種內斗爭。
37.暫無
六論述題:38 小題、20分。
38.植被水平分布地帶規律
【以上為網友回憶版答案,暫無完整版,僅供參考。后期將不斷更新,建議請及時關注網站知或聯系在線老師!】